腎性貧血是由于腎臟功能損害而引發(fā)的。隨著慢性腎病病情的不斷惡化進展,當病人腎臟受損嚴重,血肌酐值大于308μmol/L(3.5mg/dl)時多會伴發(fā)腎性貧血。
哪些因素可能引發(fā)腎病病人發(fā)生腎性貧血呢?當腎功能開始受損時,慢性腎病病人體內由腎臟分泌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總量將不足以滿足身體的需要,從而成為引發(fā)腎性貧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病人,體內堆積大量代謝毒素,縮減了紅細胞存活時間;慢性腎病病人長期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而尿蛋白則源源不斷從病人體內流失;慢性腎病病人多發(fā)生出血傾向;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慢性腎病病人發(fā)生腎性貧血。
腎性貧血的具體癥狀
1、紅細胞生成素減少。由于腎臟疾病致腎功能損害,腎臟促紅細胞生成因子和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影響了骨髓生成和成熟紅細胞發(fā)生的環(huán)節(jié)。這是腎性貧血最重要的原因。
2、營養(yǎng)不良。由于腎臟病時需長期控制蛋白質的攝入,加之尿排出蛋白的量增加,使血漿蛋白濃度降低,作為造血原料的蛋白質減少而引起腎性貧血。
3、出血。慢性腎臟病時尤其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晚期病人常有出血傾向,如有鼻衄、牙齦出血、胃腸道對鐵吸收障礙使機體缺鐵而導致腎性貧血。
4、毒素物質。人體腎臟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腎臟可將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毒素以尿液形式排出體外,同時也具有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等激素功能。由于各種病理損傷原因導致腎臟損傷,從而導致腎臟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不足,或者導致體內代謝產生的毒素物質不能正常排出體外,而使得慢性腎病病人體內的毒素物質干擾紅細胞的生成和代謝,由此而引發(fā)腎性貧血。
5、慢性腎功能衰竭后期即尿毒癥時,大量有害物質蓄積體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紅細胞破壞,影響紅細胞壽命而致貧血。腎性貧血時病人常有面色萎黃、唇甲蒼白無華、結膜蒼白、血紅色蛋白下降等癥狀,同時詢問病史,再輔助檢查血肌酐、尿素氮等就基本可確診。
一般而論,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8μmol/L(3.5mg/dl)時患者都會伴有貧血,個體之間貧血程度可有較大差異,但每一個體的貧血程度較穩(wěn)定。多囊腎所致的腎衰比其他原因的腎衰貧血輕,伴有高血壓的腎衰貧血紅細胞壓積要高于正常血壓的患者,伴有腎病綜合征的腎衰竭期腎性貧血比無腎病綜合征的要重。腎衰竭期腎性貧血的臨床癥狀比其他貧血要輕,這可能是由于腎衰時紅細胞內2,3——DPG升高,降低了細胞內血紅蛋白與氧的親和力,使氧更容易從血液進入組織改善其缺氧。
部份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